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

從「爸爸」仿作教學的感觸




我爸爸 繪本賞析 (FOR大人)


國語課本第五課「爸爸」
為了協助孩子體會「譬喻」的文學手法
教學時會使用「我爸爸」這本繪本
過去,我著眼於這本書裡對爸爸的各種比喻
今日,意外發現的一個部落格的賞析內容
打開我對「我爸爸」的另一個視野~~「睡衣」
有些感觸想和各位家長分享:


台灣傳統家庭中的爸爸

以及我的父親

在我的腦海裡浮現的是「白色背心(吊嘎_)」

穿著吊嘎的爸爸

為我穿鞋、蓋被、幫我修玩具、陪我下棋玩牌、教我騎腳踏車......

這些充滿愛的回憶

對我而言

都是放下工作、個人娛樂

專心對待我的畫面



我非常感謝上帝

讓我擁有一位好父親

使我有正向的價值觀與堅定的信仰

這些無價之寶

助我面對人生各種黑暗不安低谷

助我定位母親的角色和職責


執教多年

看見這世代的家長們(也親身體驗)

更多的不容易

忙碌是現代的標配

無可避免 又難以脫身

在愛孩子又要的愛自己同時

如何取捨?如何兼顧?

沒有人能給予答案



寫到這,只是想分享今日的感觸:


「孩子遠遠超過我們認知的還要深愛著我們」

「你可能不知道為了達到父母的期待,
    孩子有多辛苦承受多大的壓力,只為得到你的愛(肯定)」

「把握每個孩子需要你的時刻,不要常說"沒空"、"等一下",
    可能當你有空轉身想到孩子時,孩子已經習慣沒有你。」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